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能源專家談環保 中國節能工作任重道遠

近幾年,中國節能工作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認為,中國要想真正實現20%的節能目標尚需努力。談到目前中國節能工作的狀況,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能源專家趙建平深有感觸地說。

    全球矚目能源,中國成焦點

    趙建平認為,近幾年能源問題越來越成為全世界關注的重點和焦點,其原因有三:第一,全球石油供應緊張導致國際油價快速上漲,而全球能源安全問題關係到各國的經濟命脈和民生大計,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以及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至關重要;第二,隨著英國斯特恩報告以及聯合國政府間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出臺,氣候變化愈加成為全世界人們關心的重點。之前還有不少人疑惑,氣候變化是由自然因素還是人類因素所導致的,這兩個權威報告的出臺充分說明了全球變暖很大程度上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人類過多使用化石能源導致溫室氣體增加,氣候變暖加劇;第三,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導致局部地區能源供應中斷,各國越來越擔心並重視未來能源供應安全問題。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和衝突不斷的中東地區,那麼如何實現能源的安全,即如何在提供可承受的價格以及穩定可靠的供應的同時,使能源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最小,這無疑成為令人深思,令各國關注的話題。

    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能源,而中國的能源問題更是成了全球矚目的焦點。據有關媒體的最新報導,中國目前已經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過去的五年,中國的能源消費年增長達到10%,和經濟增長水準相當,由此類推,若干年後中國將需要更多能源,但目前中國的能源種類比較單一,絕大多數依靠煤炭,這一比例大約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69%。煤炭利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強度為各種能源消費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強度之最。有專家預測,不久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另外,中國石油、天然氣進口的比重越來越高,而且隨著國家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家關於降低煤炭使用比例的要求,石油和天然氣等相對清潔的能源的需求進一步增加,這些情況更加劇了世界對於中國能源需求的關注。

    世行助力中國提高能效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銀行資金越來越充足,技術水準和管理水準也有了長足進步,為此,世界銀行對能源領域支持的重點也做了相應的調整,逐步將重點轉移到節能、可再生能源及解決能源開發和應用上。從90年代末開始,世行介入中國的節能領域。

    趙建平介紹說:其實在中國,世界銀行從事節能方面的工作要比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專案起步還早。早在1998年,世界銀行就和當時的國家經貿委做了中國第一個節能專案,將節能服務公司(ESCO)這一全新的概念引入中國。當初世界銀行支持成立了中國三個最早的節能服務公司,目前這一理念在國內已得到了充分的認可,自發成立的節能公司已有一百多家。另外,專案執行期間,世行還協助政府部門廣泛瞭解中國的能耗現狀、節能潛力,制定了節能標準和政策,為節能規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此後的2002年,世界銀行又批准了第二個節能專案,即利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2600萬美元,幫助中國發展更多的節能服務公司。2005年,世行批准了中國供熱改革和建築能效專案,利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1800萬美元,支持中國通過示範專案提高建築的熱效率,改造供熱系統,並改革熱計量和定價體系,以大幅度提高北方寒冷地區城市居民建築的能源效率。

    世界銀行作為一個知識銀行,行業研究是它與中國政府合作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能源領域,世行的研究主要是跟蹤能源行業的發展,分析發展中的問題和挑戰,為政府制定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提供參考建議。近年來,世界銀行的行業研究重點是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最近完成的研究包括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合作的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報告,電力行業需求方管理報告,中國煤層氣發展戰略。正在進行中的研究包括中國供熱體制和價格改革,中國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等,以後世行會加強在低碳發展戰略和溫室氣體減排方面的研究。

    中國節能減排使命相當嚴峻

    “西方媒體說,中國單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乍聽起來中國是一個能源浪費很嚴重的國家,應該很容易大幅度降低經濟發展的能源強度。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趙建平深有感觸地說。一個國家單位GDP的能耗除受匯率因素影響外,還取決於該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及各行各業能源轉換和利用效率等多種因素。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以服務業為主,一般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高達70%以上,而中國的服務業產值比重只占GDP的40%,工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卻占到了近50%。同樣生產一個單位的GDP,工業的能耗要比服務業高出多倍。

    在工業領域,中國又以高耗能的重工業為主,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大分工中,中國處於經濟鏈的末端,主要生產和出口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產品。另外,中國的能源結構又以燃燒煤炭為主,而發達國家天然氣等能源的比重占相當大的比例,天然氣的轉換和利用效率比煤炭要高得多。不僅如此,中國各行各業的能源轉換和利用效率也比發達國家要低,比主要高耗能行業和產品的效率要低20%~40%。因此要大幅降低單位GDP的能耗,單靠提高能效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以工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大幅提高中國生產產品的檔次和品質,但這又依賴於科技進步和發展。

    中國要想調整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畢竟中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8%的增長率。如果中國大幅調低重工業的發展速度,目前尚無法達到足夠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的經濟將無法保證8%的增長率。因此,趙建平認為:“從長期看,中國單位產值能耗肯定會大幅度降低,但要在“十一五”期間完成20%的節能目標難度很大。“同時,他多次強調自己的觀點:目前已是市場經濟,靠強行關閉高耗能企業難度很大,依靠環保標準及價格等市場手段來解決問題顯得更為實際和可行。

    趙建平認為,從行業角度來看,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們對行業的發展目標更明確一些,更能齊心協力做好一件事情。而現在已經有很多利益集團左右,各自從所在的利益考慮問題,所以國家政策的執行有一定難度。中國能源行業的發展儘管很好、很快,建立了很多電廠,但在環

    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國還剛剛起步,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環保和節能的重要性,要改變人的行為和思想需要一定時間。

    目前,中國對節能減排的市場需求達到了7萬億元人民幣,但節能減排一般涉及專案規模較小,並且一般以舊設備改造為主。雖然舊的、大的企業節能潛力比較大,但如果企業太老,機制不靈活,節能效果就會不明顯。對國內銀行來說,他們願意貸款給新建專案,而不願投資舊的企業,所以節能融資比新建專案融資要困難一些,趙建平向記者介紹到。目前,中國90%的國內商業銀行都要求貸款專案要具備現金擔保和抵押擔保,從而導致那些致力於能效提升的專案雖然市場潛力巨大,卻出現投資乏人問津的局面。

    趙建平還介紹到,從2006年開始,世界銀行開始在福建、山西等省份進行一系列的專案試點,以證明能效專案回收貸款的經濟可行性,同時,世行也希望通過完全市場化的手段來證實節能減排存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

    未來合作將更深入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以及能源工業的市場化改革和能源價格的改革,資金已不再是制約中國能源工業發展的因素,國內的技術裝備水準也有了顯著提高,國內60萬千瓦以及l00萬千瓦的超臨界以及超超臨界機組都基本上達到了商業化水準。中國建的火電廠,無論是從成本,還是從品質等方面來說,都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年裝機容量也從原來的每年1000萬千瓦發展到1億千瓦。而中國能源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能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包括可靠、穩定的能源供應,減少能源生產和消耗中的環境影響。為此,世界銀行未來與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主要著重於:(1)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的生產和利用;(2)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此必須制定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法規和監管框架,促進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3)促進煤炭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減少煤炭生產和利用過程中的社會和環境影響,包括促進煤層氣的開發和利用;(4)努力降低生活、生產和利用過程中的環境影響。

    趙建平

    世界銀行北京代表處高級能源專家,主管並負責協調世行對中國能源部門的援助戰略、貸款、非貸款業務的開發以及能源專案的管理工作。

    過去10年中,趙建平在中國能源部門改革和重組中開展了大量積極的工作。自90年代末以來他一直積極促進世行與中國政府在能源領域的對話等,參加了關於”中國電力部門改革戰略方案”的聯合研究專案。他還是國家電力公司關於發展中國家的競爭性電力市場政策對話的主要成員,同時還是世行煤炭行業和煤層氣研究專案的負責人。出版了多部關於中國能源、電力和煤炭等出版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