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GDP負增長就能環保嗎

環保與經濟的關係果然是永恆的話題。在「綠色GDP」標準一時不見出台的情況下,國家統計局下屬部門近日推出一項全新的政策建議:允許一些地區的GDP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以避免短期行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既依存,又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這種依存和矛盾又各有側重。允許一些地區的GDP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似乎是對環保的優先選擇,卻未免會在實際操作中流於形式。

  所謂「短期行為對環境造成破壞」,其根子在於政府官員貪大求快,追求眼前政績。如果對政府官員的考評晉陞仍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又有幾個官員天真到樂於將「GDP負增長」的報表如實呈上?相反,GDP零增長和負增長可能成為政府推卸環保責任的借口。

  還有一種思路,就是在對地方官員的考核中加上一些GDP以外的指標,比如環保達標率、社會發展指數等。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曾經被許多地方視為法寶的「一票否決制」。然而,這種看似嚴厲而全面的做法在「數字出政績」的文化下衍生出另一種對策:做假。今年全國「兩會」關於「十五」的工作報告就提到,在過去的5年中,沒有完成預先目標的大多與環保有關。可見當年眾多官員「環保不達標就摘烏紗帽」的承諾大多不了了之。

  GDP零增長或負增長對生態保護究竟有何意義,不妨還是回到「因地制宜」這句老話。對於那些因生態價值不可複製而禁止開發的地區,最佳的保護辦法就是順其自然。在這類地區討論GDP無異於鼓勵「破壞性開發」。而對於那些已經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付出「環境代價」的地區,GDP零增長或負增長未必是件好事。沒有經濟的持續發展,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只能是一句空話。關鍵還是找到經濟與環保和諧發展的平衡點,使環保成為經濟發展的自身要求。放眼全球,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環保的意願就越強,而其對環保的投入也越大。

  地方政府在環保問題上的「短期行為」無非出於無知或者無畏。減少無知靠引進科學決策程序,聽專家意見少犯傻,走程序避免「長官意志」。解決無畏則要改變「只對上負責」的官員考核體系。只有當公眾在環保問題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時,決策才能從長計議。畢竟,一群人同時犯錯誤的機會要比一兩個人犯錯誤的機會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