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辦公室嬰兒 職場頻繁道歉背後的責任感缺失

在辦公室,常常會有這樣的身影:他們剛畢業或入職不久,形象上貌似成人,卻時時出現類似“辦公室嬰兒”的處世方式:比如不懂得保持職場人際距離,不會以成人的方式對待工作,習慣了道歉卻永遠不會吸取教訓,已經成年卻總需要父母出場……

  這些幼稚的痕跡看似無形,會被人原諒甚至忽視,但時間久了,或許有一天真的會影響到你的職場生存。




  沒有方向就做別人的尾巴

  剛畢業一年的項志發現,只一天時間,他背後就多了個“尾巴”。他去哪兒“尾巴”就跟到哪兒,甚至他起身想去洗手間,“尾巴”也做起身狀。

  一個月前,部門例會上,經理旁邊突然多了一個年輕人。經理介紹,“這是今年新進公司的小何。項志,你帶他一下,讓他儘快融入團隊。”

  項志就這樣領下了光榮任務,把小何帶到辦公桌前。在講了一些基本的工作性質、相關專業知識的準備後,項志讓小何自己琢磨一下,開始忙自己的工作。

  小何這時開口了:“我該怎麼準備呢?”

  項志隨手從桌上抽了兩本書,說,“先熟悉一下這個行業吧。”

  整個下午,小何都趴在桌上看書。項志的工作告一段落後,發現小何昏昏欲睡,一副上公共課偷看課外書又走神的模樣,完全不在狀態。

  “有什麼問題沒有?”項志問。

  “還是很多不懂。”小何小心翼翼地回答。

  “不懂怎麼不問?”“看你們都忙著,不好意思打擾。”

  第一天過後,項志有點兒納悶:自己去年進公司的時候好像沒有人帶過,很快就熟悉流程進入工作狀態了。這個小男生還是名校畢業,怎麼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嗎,位置在哪里?

  小何確實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所在,接下來的幾天,項志就是他的座標:無論項志走到哪兒,他都跟到哪兒。同事都笑言:“你身後怎麼多了個尾巴呀?”

  項志哭笑不得,小何卻依然如故。工作時,項志總覺得身邊有一雙眼睛在觀察他,接客戶電話、處理檔等平時得心應手的事情現在做起來也有點兒不自在。

  項志希望儘快結束“培訓新人”的使命,抽空就給小何講專業方面的知識、本領域的現狀和前景,以及個人在每個崗位上的職能。他希望給小何一種啟發性的引導,讓他在實踐中慢慢掌握。

  小何呢?每次聽得都特別認真,甚至拿出本子記項志的發言。可問及他的看法,卻總是不知所以,似乎習慣了被動接受,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主見在哪里。

  有一次,項志想讓小何練練手,就讓他對正在進行的專案寫一份建議書。怕小何不懂,他拿了一份以往做過的另一個專案提案給小何參考,並強調:“參考一下理念和格式,簡單寫點對這個專案的看法,不用有壓力。”

  過了幾天,小何呈上來的建議書草案內容幾乎和參考範本一模一樣!而兩個專案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相處久了,項志發現,每每分配給小何具體工作,比如打份檔、查份資料什麼的,小何都能準確完成。可是讓他自己做事或談想法的時候,小何就沒轍了。

  項志擔心,“儘快讓小何融入團隊”的任務怕是遙遙無期了。

  在公共空間中尋找家庭溫暖

  CATHY的MSN又改名字了。一周前還是“戀愛中的寶貝”,前幾天是“失戀了”,今天又改成了“我很快會忘掉他的”。

  從昵稱的更換上,公司任何一個同事都能迅速捕捉到她近期的生存狀態,因為大家習慣於掛在網上談工作。透過MSN頭像,還能輕易點開她沒有任何保密措施的日誌,記錄她每一階段的隱秘心情。

  CATHY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女孩,在她的職場稱呼裏,從來沒有“上司”和“同事”的概念,比她大又不至於太老的男士一律叫“哥”,女士則不分年齡一律叫“姐”。

  她總是抱著檔夾一會兒飄到這個哥哥面前,笑靨如花地彙報工作;一會兒拐到那個姐姐面前,大談最近的流行趨勢。

  上司雖然不情願,但還是默許了做她的哥哥。從此,每次走到她身邊,總能聽到她的嘮叨:“我給爸爸打電話了讓他近期來幫我看房子,得出手了。”“合租的室友真難相處,一個西瓜都這麼在意。”那陣勢,似乎要把所有的個人瑣事都暴露在同事面前,直到得到別人的安慰與回應,心理才安穩。

  上司本來覺得不過是小女生沒長大而已,可CATHY在工作中的撒嬌和不認真,卻是他最頭疼的。才來沒幾個月,CATHY已經犯過不少大錯小錯,在她事後的扮乖、討可憐的狀態下,也能安然度過。可前幾天的一個重大錯誤,令上司幾乎想炒了她。

  那天,上司約好到另外一家公司談一個重大專案。前一天,他千叮嚀萬囑咐CATHY一定要準備好專案材料,列印成6份,談判時要人手一份。

  CATHY一口保證:“哥,這點兒小事兒,你還不相信我?那是懷疑我的能力!”上司一笑了之,轉身回去忙自己的事了。

  第二天,談判如約進行,CATHY準備的材料卻出了大問題——本來48頁的材料,到了現場卻只有18頁!這麼重要的場合,居然出這麼大的紕漏!談判自然進行得很不順利。

  回到辦公室,上司火冒三丈,將材料摔到CATHY面前:“這就是我對你的信任!”

  CATHY一臉委屈:“怎麼會這樣?當時是打完了呀!”

  “要是因為這個原因專案沒有成功,你給我走人!”上司發了狠話。

  “人家也不是故意的!”CATHY爭辯。

  “人家,人家,誰跟你是人家,以後請注意稱謂!辦公室不是家庭!”

  幾天後,CATHY向朋友抱怨,你說這是我的錯嗎?他們怎麼能這樣?我得趕緊準備下家,在被公司炒掉之前先炒了公司!

  頻繁道歉背後的責任感缺失

  單位同事已經習慣了在李昭“對不起”的道歉聲中安然工作,因為每個人都清楚,李昭的“對不起”“我很抱歉”只是條件反射式的下意識行為。究竟是否真的“抱歉”,以及“下次注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昭到單位已經一年有餘。剛開始時大家都比較喜歡她,因為她總是笑臉相迎。可相處下來,大家發現,她總是那個認錯態度最好,又最不吸取教訓的人。有時做出的事情實在讓人窩火,可看她笑眯眯的,又讓人不便苛責。

  比如,部門三四個人被分到一個組做專案,分配任務時李昭答應得好好的,可等到下次碰頭進行下一步的時候,李昭卻還停留在她的上一步中,並總有各種理由搪塞,而且態度極為誠懇:“抱歉,我打電話了,客戶不在。”“不好意思,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出臺,不便下結論呀。”

  一個報告,別人完成得都很好,一到她這裏就卡殼。剛開始,大家以為是客觀原因,都伸手幫她,可時間長了,大家都覺得這個團隊似乎她真的沒有做過什麼事情,她成了多餘的那一個。

  李昭喜歡上網,公司以前沒有開外網時她非常鬱悶。最近剛開了外網,要求工作時間只做與工作相關的事。可李昭偏不,她已經被經理訓斥過很多次流覽其他網頁以及聊天了。這天,她又打開一個常去的博客,忘乎所以之時,經理已經站到背後。

  “說過多少次了,我開外網可不是讓你們玩的!”

  “對不起,知道錯了,下次再也不上了。”

  下班時,她卻和同事大聲喧嘩:“為了報復,我下午又偷偷上了兩個小時。”

  李昭不喜歡被人控制,每次犯了錯誤,領導讓她打開文檔,自己說錯在哪兒的時候,她都特別不屑。“錯就錯了,還要自我反省,簡直就是批鬥主義抬頭!”

  在她眼裏,從前的經理比現在的經理要好得多。一些小錯誤,前任經理會自己幫忙改了,下次旁敲側擊地提醒一下。即使犯了大一些的錯誤,道歉也能避免一些被批評的局面。而現在的經理,非要揪住一些東西不放,似乎故意找碴兒。

  最近,李昭和另一個部門的領導走得很近,公然說現在的部門不適合她。另一個部門的領導卻遲遲不肯表態,進退維谷的狀態並沒有影響李昭。她依然應付著工作,道歉著錯誤,敷衍著大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