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北京空氣污染“南北差七倍”說明什麼

 PM10“南北差七倍”告訴我們,以“總體”和“平均”衡量空氣污染有局限。
  1月10日,大霧籠罩京城,早8點,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發佈即時監測數據:單站可吸入顆粒物最高在300到560微克/立方米之間。從南北城單站小時濃度最高值看,兩者相差比例達七倍。污染最嚴重時,京城東北和西北地區處於“優”和“良”,而城六區、東南和西南地區為“重度污染”。
  霧霾來襲,環保部門及時發佈污染物數據,並在微博上公佈,這樣的反應速度和服務意識值得稱道。污染預警和播報,應當作制度固定下來,並繼續完善,例如降低預警和播報啟動的門檻,將輕微和中度污染同樣納入;可按照區域,進行更精確的污染預警和播報等。
  對於此次PM10濃度的首度公開,人們在被飆高的污染數據震驚的同時,也感到疑惑,為何各區域的顆粒物濃度會有雲泥之別,南北區域竟然能差七倍?東南、西南郊區為什麼和城六區一樣的重度污染?
  類似這樣讓人困惑的數據並非一兩次了,如去年12月4日京城深陷霧霾包圍,監測顯示,全市空氣輕度污染,但朝陽、海澱、豐臺等地達到中度污染,而房山良鄉更達到了重度污染。去年10月9日,北京嚴重霧霾天,全市輕度污染,而亦莊、通州和平穀出現了中度污染。良鄉、亦莊、通州、平穀均為郊區,污染卻高於城市中心區域,而城市中心區域內,也呈現污染濃度不均的狀況,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空氣污染的治理,弄清楚污染的原因非常關鍵,北京政協會議也提出,要對大氣污染防治,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空氣污染的區域差距,固然與氣象有關,但肯定也與人為活動有關,把其中的脈絡查個清楚,如污染物來源分佈、建築與城市規劃、產業佈局、交通狀況對空氣污染的影響等,才能發現污染背後的規律所在。
  我們以前談空氣污染,總習慣以總體的污染狀況、平均數字來概括,而PM10濃度“南北差七倍”告訴我們,以“總體”和“平均”衡量空氣污染的局限。所以,今後北京對於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資訊發佈,應當在區域分佈上劃分得更細一些。針對空氣污染的區域差距,不妨由環保部門會同其他部門深入研究,如此,一方面可向公眾釋疑解惑,將資訊公開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有了厚實的研究基礎,空氣污染的治理將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返回列表